常见问题
习习俗相关 > 时辰
时辰:
把一昼夜划分为12个等份,计12个时辰。
以十二地文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表示12个时辰。同时又将每个时辰分为8刻,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。现在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将一昼夜划分为24等份,每等份为1小时共24小时。1个小时恰好等于半个时辰,1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。
时辰 | 古名 | 时间 |
---|---|---|
子时 | 夜半 | 23:00 - 01:00 |
丑时 | 鸡呜 | 01:00 - 03:00 |
寅时 | 平旦 | 03:00 - 05:00 |
卯时 | 日出 | 05:00 - 07:00 |
辰时 | 食时 | 07:00 - 09:00 |
巳时 | 隅中 | 09:00 - 11:00 |
时辰 | 古名 | 时间 |
---|---|---|
午时 | 日中 | 11:00 - 13:00 |
未时 | 日昳 | 13:00 - 15:00 |
申时 | 哺时 | 15:00 - 17:00 |
酉时 | 日入 | 17:00 - 19:00 |
戌时 | 黄昏 | 19:00 - 21:00 |
亥时 | 人定 | 21:00 - 23:00 |
时辰又可分为「初」和「正」。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,后一小时为正。
例如:如23时叫子初,0时叫子正;1时叫丑初,2时叫丑正。以后又把每个时辰分为8刻,一昼夜共96刻,这和现在计时的、刻等于15分钟是一致的。
昼夜:
就是一日,是地球自转一同所需的时间,人们把它当作历法上的一种单位。一昼夜又称「太阳日」。地球自转时,向著太阳的一半为「昼」,即白天;背著太阳的一半为「夜」,即黑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