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羅盤的使用方法
瀏覽主題:
座向格局 > 羅盤的使用方法
羅盤是專業的風水勘與工具�S�上面有許多資訊方便風水師做為分析的參考,要理解羅盤上面的全部資訊,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(滿複雜的),一般人建議使用指南針測量即可,這邊簡略介紹羅盤的一些基本資料(使用方法收錄在 座向測量法 一文中)。
基本介紹
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,基本的作用就是定坐向。
羅盤學名為羅經,或稱為「羅盤」或「羅庚」。創自軒轅黃帝時代,後經過歷代前賢,按易經及河洛原理(註1),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,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,平原波浪起伏形態,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,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。
羅盤的種類、派別很多,但不論那門那派的羅盤,中間必有一層為二十四山方位,從正北方向東南開始,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、丑艮寅、甲卯乙、辰巽巳、丙午丁、未坤申、庚酉辛、戌乾亥等,共二十四個方位(可參考下表「卦象與二十四座向對照表」)。
圖A 內盤(圓盤)
圖B 天池
圖C 磁針造型
羅盤的底盤正方形,代表地,中間圓形,代表天,稱為天圓地方。
內盤(圓盤):
羅盤(看大圖)中央是一個圓形天池(即定向用的指南針)。外面是銅面黑底金字的活動轉盤,稱內盤或圓盤(圖A)。
內盤的盤面上一圈圈的同心圓寫滿文字,稱為一圈或一層。其中一層即為二十四方位(判斷座向),最外是一方形盤身,稱為外盤或方盤。
盤身以用花梨木製造的最為耐用,但重量比一般木製盤重。外盤有四個小孔,分別有兩根魚絲或膠線以十字形穿於四邊中間的小孔內,主用是用來定坐向。
魚絲、膠線:
魚絲(膠線)用於輔助羅盤的使用。
天池:
羅盤中央為天池,天池外的內盤為鋼製的,中央有一磁針。
天池底色一般為白色,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,一端有兩個紅點位於紅線的左右;紅線為南北向,有紅點的一方為正北方,線的另一端為正南方。
磁針一端上方有T型造型,中間有一小圓洞(參考圖C)。利用磁針T型一端對準二小紅點之間,針平行於底座的紅線上,完成磁針的矯位。
註1:易經中有八個卦象,由伏羲所創,稱為「先天八卦」。周文王將八個先天八卦變化成六十四卦,稱為「後天八卦」。風水學就是將「河圖洛書」與及「八卦」的智慧融成一體,應用在方位之上的一種學說。
羅盤與指南針的對應
指南針上的角度標示,可以與盤面上的角度做對照,二十四座山主要用於判斷房子的座向,配合角度,可參考下表的標示;部份指南針上亦會有簡單的標示,參考圖E,內圈即為24座向,每個座山各占15度角,子代表正北、卯代表正東、午代表正南、酉代表正西方。
二十四座山的由來
羅盤最初只有南北兩極,後來加入東、西成為四大方位(東、西、南、北),接者又在東西南北中加入八個方位,變成十二個方位,形成最早的羅盤。
圖F 卦位與座山應圖
而這十二個方位以十二地支記錄,分別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;由十二地支來代表地球的十二個方位,風水學上稱為十二座山。
後來羅盤的發展,又在原本的十二個方位中,再劃分成為二十四個方向,新加進入的十二個方向,其中八個由十天干代表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另缺的四個,則由卦象中的艮(東北)、巽(東南)、坤(西南)、乾(西北)表現,成為羅盤上的二十四座山。
而此二十四座山又再由八個卦象代表,即坎、艮、震、巽、離、坤、兌、乾。(參考圖F)
羅盤經過長久的演變,羅盤的種類、派別很多,但不論何派,中間必有一層為二十四山方位,其中顏色不同,代表不同陰陽,陰陽配置變化,構成不同的吉凶(參考座向吉凶一文說明)。